远阳物流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构筑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推动城乡商贸共同发展,成了我市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市12个市场外迁承接地已全部开工建设,新型市场集聚效应和转型升级效果已初步凸显。同时,今年我市新建或改建标准化农贸市场数量将达到30个。各类市场联动发展,城乡商贸日益繁荣。
“园区+产业”
构建新型市场集群
坐落在郑州西四环和陇海路交会处的郑州金马凯旋家居CBD,从2015年开业至今便受到多方瞩目。这个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好、中部最大、行业最优的家居产业链集群,2015年荣登中国中部家具行业销售榜首。
新密市民李松在郑州做衣柜生意近8年。从郑州西建材迁移至金马凯旋家具城后,他的衣柜生意也迎来了转机。从小门面升级到精品家居馆,更多款式的衣柜得到了展示,销路更加畅通。李松告诉记者,新型的家居卖场相比传统家居卖场在配套服务、物流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此外,相比原来各卖家“单打独斗”的局面,新卖场可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带,商家“抱团”最大限度降低了营销成本。
围绕家居、棉纺、服装、汽配等产业,我市采取“园区+产业”模式,建设十大市场集聚区和十二大市场外迁承接地。12个市场外迁承接地建筑体量4150万平方米,可整合商户6万多家。新型市场筑巢引凤、换挡升级,形成了集流通加工、物流配送、展示交易、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不仅为全市批发业态转型升级搭建了新载体,更为我市商业新模式的导入与再造及城市功能品位的革新与提升创造了新引擎。
郑州百荣世贸商城作为我市市场外迁承接地之一,建设之初便兴建面积20万平方米的过渡安置市场,大力接纳外迁商户,未建造楼宇市场就聚拢近万户商家的“百荣现象”,成了国内首创。目前,百荣世贸商城入楼招商硕果累累,“万商云集,百业欣荣”的繁荣景象,将推动我市商贸流通业升级发展。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市场实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高度汇集,这为我市全面构筑外向型流通产业新格局,增强全国商品流通集散中心地位提供了强劲支撑。
“市场+公益” 探索农产品流通新模式
进入经八路农贸市场,市场内的景象令记者眼前一亮。蔬菜类、水产品类、肉类等商品布置分区明确;人行通道宽敞,路面干净整洁。导购示意图、休息座椅、便民饮水处和便民充电桩等各种人性化设施,一改往日菜市场“脏乱差”现象。
去年 11月底,经八路农贸市场作为我市首家标准化星级智慧农贸市场,打响了我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第一枪。“市场升级改造至今,环境卫生一直保持很好,人流量也大了很多。”一位商户说,新菜市场投入后,很多商户都开通了手机快捷支付,更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菜篮子”工程是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消费支配和整体生活质量。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市场在满足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维护食品安全、加强应急保障、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的公益性功能,我市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在构筑公益性农产品安全高效流通渠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益成果。
今年,我市将新建或改建标准化农贸市场数量达到30个,标准化农贸市场将成为我市社区商业的“标配”。同时,今年我市已建成开业的标准化社区生鲜便利店已达到34家,“15分钟便民生活圈”正在快速形成。
从菜地到超市,为了加快农超零对接,畅通城乡流通渠道,我市推进丹尼斯、永辉超市等试点企业与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充分对接与合作,构建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农民、商家、消费者三方共赢。此外,为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至今年年底,我市将建设完成可追溯标准化“菜篮子”生产基地3万亩,加强对农产品上游生产基地、种植户及下游经销商、零售商协同管理和资源整合,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安全有保障。
“城市+农村”完善一体化流通渠道
在登封,每天清晨,就会有一辆货车停在嵩之味乌鸡养殖基地,车上满载着新鲜的绿壳鸡蛋,它们经历几十分钟的短途“旅行”后抵达郑州。这些新鲜的鸡蛋,接着就会从郑州各社区超市的货架进入市民家中,成为餐桌上绿色而又健康的美味。
农村,拥有着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城市,拥有成熟的商贸理念和强大的资源配置。如何让城市与农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融合发展,成为摆在我市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建设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四大流通网络为主题,我市把“新网工程”建设终端延伸至新型农村社区和村镇节点,在全市逐步形成了“县区有配送中心、乡镇有连锁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流通服务网络,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开辟了新途径。